经济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享受全球经济下滑?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我钦佩BIS前些年有关货币和金融风险的警告,但我不同意该机构的观点,即全球应收紧货币和财政政策,因为这低估了全面紧缩的障碍。
2011年6月30日

中国当不了欧洲“救星”

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霍尔斯拉格:温家宝访问欧洲期间,中国与英、德等国签署了巨额经贸协议。但指望中国把欧洲救出经济困境的想法并不利于欧中关系。
2011年6月29日

温家宝:物价将稳步下降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为英国《金融时报》撰写的文章中称,中国控制通胀的政策已经奏效,总体价格水平目前处在一个可控的区间,预计将稳步下降。
2011年6月24日

如何化解希腊危机?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多数观察家都认为希腊违约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承认希腊陷入了困境,并立即采取措施应对此事对其伙伴造成的更广泛影响。既然结果不可避免,就有必要早做打算。
2011年6月23日

美国复苏不会一帆风顺

FT专栏作家克莱夫•克鲁克:美国复苏步伐停滞,引发了可怕的问题。过去推动美国增长的那些优势可能会变为劣势,美国可能经历一个类似于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失落的十年”。
2011年6月21日

污染在日本扩散

环境网站“中外对话”:日本污染事故的尘埃未定,另一场危机已经开幕。克里斯汀•马兰回顾了日本上世纪甲基水银到今天核辐射威胁的环境危机。
2011年7月1日

英国外交的四大空话

FT专栏作家拉赫曼:英国的外交政策可谓毫无章法。卡梅伦首相希望英国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以一个大国的姿态行事,但英国政府可以用作支撑的财力和军力都越来越少。
2011年6月30日

IMF新官要烧五把火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CEO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拉加德即将履新IMF总裁。这个职位绝对不容轻忽,拉加德必须立刻着手处理五大问题。
2011年6月30日

拉加德走钢丝

在IMF成员国看来,IMF被拖入的希腊纾困行动越来越麻烦。拉加德的当务之急,是重新设定IMF参与解决希腊危机的方式,既要避免崩溃,又不能有偏袒之嫌。
2011年6月29日

日本能否化灾难为机遇?

FT亚洲版主编皮林:大灾难之后,如今东京正在找回一些平静的感觉。但许多日本人认为,这不一定是件好事。东京大学教授伊藤隆敏称,政府没有危机感。
2011年6月29日

美国必须制定应对新危机的政策

FT专栏作家克莱夫•克鲁克:美国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在衰退期间增强财政刺激,在扩张期间抑制刺激,并在整个周期中减少对国会所实施干预的需求。
2011年6月29日

地产足球三雄“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颜强:并不明朗的楼市和并不明朗的球市结合在一起。最会花钱也最会赚钱的地产商们,能否给处于低谷的中国足球带来加速度的业界回暖?
2011年6月29日

禁毒之战可休矣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全球禁毒战争已经失败,它非但未能减少毒品使用的弊端,反而导致大规模“连带伤害”。这一切都是试图压制强大市场力量的必然后果。
2011年6月28日

德国经济为何一枝独秀

前美国财政部长顾问拉特纳:除了明智的经济政策,德国还得益于本国制造业的强大定位和一个更无形的因素:纪律和追求成功的动力。
2011年6月28日

希腊议员也许不应支持紧缩方案

FT专栏作家明肖:上周我还会说,希腊议员在周二投票时肯定应该支持紧缩方案,以确保该国得到外部援助,不致违约。但现在我改变了想法。
2011年6月28日

市场利率为什么飙升?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一个月以内的短期利率全线飙升至9%以上,央行的量化紧缩已开始出现“副作用”。
2011年6月28日

IEA释放战略原油储备的意义

花旗集团大宗商品研究全球总监莫尔斯:IEA释放战略原油储备以安抚市场的举措,在一些关键方面开创了先例。全球能源领域的“治理”似乎出现了两个新因素。
2011年6月27日

意大利:欧元的最后战场?

美国学者艾尔特曼、埃森塔托:一些分析师认为,西班牙是欧元的最后一个堡垒。我们认为,欧元的最后一战将在风景如画的意大利海滨展开。
2011年6月27日

经济学家有什么用?

FT专栏作家约翰逊:经济学家都该开一家自己的公司,才能体验资本主义的挑战。没胆量这样做,可以去搞哲学,总比他们现在做的事有用。
2011年6月27日

“硬着陆”也不可怕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倪金节:决策者很难再来一次撒钱式的经济繁荣。与其豪赌泡沫式的经济增长,饮鸩止渴般地“软着陆”,还不如来一场痛快的“硬着陆”。
2011年6月24日

日本供应商与世界经济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世界经济近来似乎有所放缓,其中是否有日本地震造成某些供应链吃紧的因素呢?
2011年6月24日

希腊违约只是时间问题

哈佛教授费尔德斯坦:假如希腊是欧洲唯一会破产的国家,那么不如现在破产。但希腊违约可能触发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违约,使欧洲银行业濒临崩溃。
2011年6月24日

美国仍需一剂“猛药”

Evercore Partners董事长奥特曼:首先,美国有必要达成赤字削减协议;其次,应把去年冬季国会通过的为期一年的三项刺激措施再延长一年。
2011年6月24日

高铁没有“脱轨”

野村证券侯延琨:在中国劳动力成本还偏低之际,大规模建造高铁是明智之举。三五年后,随着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高铁造价可能会比今天高出一倍。
2011年6月23日

今夏金融家无法安心度假

FT专栏作家邰蒂:欧洲、美国诸多不确定因素下,今夏金融市场可能出现波动。如果你要去海边度假,记得检查一下海滩上是否能用黑莓。
2011年6月23日

次序颠倒的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斌:汇率政策改革严重滞后,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的政策试验发生扭曲,不仅让货币当局遭受严重损失,而且造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虚假繁荣。
2011年6月22日

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市场之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黄杰夫:中国“十二五”明确提出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的目标,任务艰巨。不妨参考一下美国REC市场的运作方式。
2011年6月21日

救助银行是赚是亏?

我收到了一些电子邮件和Twitter留言,问我财政赤字中有多大部分是由于救助银行的行动造成的。其实,答案很简单:财政赤字根本和救助银行没有丝毫联系。
2011年6月21日

政客总是慢半拍

FT专栏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以80年代华盛顿对菲律宾马科斯倒台事件的反应速度衡量,奥巴马对中东局势变化的反应堪称光速。但和现实相比,今天世界变化太快了。
2011年6月21日

“僵尸”消费者阻挡经济复苏

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罗奇: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进入消费紧缩时代,决策者却在阻挠合理的经济调整,试图刺激消费者重新开始消费。这是在纵容鲁莽行为的死灰复燃。
2011年6月21日

中国经济增长并未失衡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黃育川:中国贸易顺差约占GDP2%至3%,只要将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占GDP比例分别提升不到1个百分点,便会解决这个问题。
2011年6月20日
|‹上一页‹‹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