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美联储

美联储多名官员主张尽快加息

美国央行1月会议纪要显示,一些官员认为,只要就业和通胀数据向好,即使白宫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也应准备加息。
2017年2月23日

再通胀下投资者如何布局?

陈敏兰:如果美国提高部分国家的关税,亚洲各国可能将加大本国宽松力度,以弥补风险蔓延所带来的损失。
2017年2月17日

“假通胀”与“真加息”:2011昨日重现?

程实:全球政策基调不会因“假通胀”全面收缩,“真加息”或比2011年明显弱化,因此对今年资本市场表现谨慎乐观。
2017年2月16日

耶伦:特朗普带来经济不确定性

美联储主席表示,美国经济和财政政策在特朗普政府领导下面对不确定路径,并称货币政策没有运行在预设轨道上。
2017年2月15日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但暗示未来加快升息

美国央行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0.5%至0.75%,同时发出信号:今年将按计划进一步上调短期利率。
2017年2月2日

中国和美联储:这一次有何不同?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金融市场情绪开始明显恶化。那么,美联储和人民币如今是否还会再次联手摧毁投资者信心?
2017年1月11日

美联储可能超预期加息

美联储官员表示,增长超过预期的风险有所加大,因为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可能推出扩张性财政政策。
2017年1月5日

调查:美联储明年可能仅加息两次

FT调查发现,经济学家认为政策制定者在看到特朗普承诺的一揽子经济政策之前,将对收紧政策保持谨慎态度。
2016年12月19日

强势美元:特朗普和耶伦的相同难题

奥瑟兹:强势美元对特朗普和耶伦的目标都不利,尤其是对特朗普来说,其效果就像美国出口面临高额关税。
2016年12月16日

美国经济前景转强 美元升至14年高位

投资者从美联储鹰派姿态捕捉线索,认为特朗普就职后美国经济将更强劲。美元走高压低欧元,还冲击新兴市场。
2016年12月16日

美元升息加大中国经济管理难度

面对热钱流出中国,中国官员试图在不扼杀经济增长或增加中国企业债务负担的情况下,遏止人民币对美元贬值。
2016年12月16日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 预计明年加息三次

美国央行十年来第二次上调短期利率,并预期明年加快收紧,突显经济复苏势头增强,且可能受到减税政策刺激。
2016年12月15日

美国加息后新兴市场货币跌至一个月最低点

突显美国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强使得新兴市场资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新兴市场股票也受到压力。
2016年12月15日

中国经济转强 美联储更有理由加息

11月中国工业产值同比增6.2%,令人预期政府将把重心转向控制债务增长,也增强了美联储收紧政策的理由。
2016年12月14日

“特朗普繁荣”能否持久?

卢斯:有人曾预言如果特朗普获胜,市场会崩溃。事实正好相反。但这不代表竞选承诺中坏的事情不会发生。关键在于美联储。
2016年12月14日

短线视点:美联储加息与人民币贬值哪个更可怕?

投资者已笃定美联储本周三会加息,因此对亚洲新兴市场来说,现在的问题是人民币大幅贬值是否会成为一个更大的风险因素。
2016年12月13日

亚洲企业的信贷狂欢如何收场?

近年亚洲很多新兴市场企业利用低利率大举借入美元债务,随着美联储即将加息,这场信贷狂欢如今看来问题重重。
2016年12月12日

美联储官员认为加息理由增强

11月会议纪要同时表示,大部分委员认为,美联储在决定进一步加息前应等待更多证据证明通胀和就业市场走强。
2016年11月24日

梳理特朗普时代的美元前景

埃森格林:自从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元面临空前不确定的前景。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从三个视角来展望这种前景。
2016年11月22日

耶伦:加息可能“在相对不久后变得合适”

美联储主席讲话令外界预期美联储会在12月下次利率会议上加息。新的经济数据显示,房屋开工数量飙升,通胀上扬。
2016年11月18日

特朗普时代美联储角色将发生何种转变?

特朗普仇视超宽松货币,美联储主席耶伦甚至有提早卸任风险。未来历史学家回顾今天,或许会发现,最深远的转折在于央行角色的改变。
2016年11月11日

理解特朗普胜选,寻觅投资机会

夏春:特朗普胜选后,政策不确定性会传到资本市场,包括投资者信心不足,风险偏好降低和企业投资意愿减少。
2016年12月15日

美联储暗示12月可能加息

距离大选投票只有几天之际,美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以免搅乱市场,但在会后声明中重申加息理由“继续加强”。
2016年11月3日

耶伦在反思什么?

邵宇:美联储主席认为,长期总需求低迷会导致潜在供给下降,以此为货币大宽松和凯恩斯式财政刺激政策辩护。
2016年10月25日
|‹上一页‹‹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