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欧元区前途不光明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欧元区的挑战不在融资,而在调整失衡。由于汇率已不复存在,完成这项任务难度极大,因此出现通过萧条和违约来实现的调整。
2011年10月26日

欧洲用杠杆撬动灾难

FT专栏作家明肖:在当前情况下,杠杆化EFSF的作用只不过是掩盖缺钱这一事实。它可能使欧洲主权债务变成难以估值的结构性产品,并极大增加欧元区3A成员国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2011年10月25日

欧洲央行必须出钱

鲁汶大学教授格劳威:欧洲央行老发出它也不相信欧元区国债的信号,投资者又怎能不着急把这些债券脱手呢?欧洲央行必须担当起国债市场上最后贷款人的角色,阻止国债价格进一步下滑。
2011年10月24日

美国该学会面对衰落

FT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随着中国和其它强国在经济上崛起,它们势必会限制美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的能力。英帝国式微的经历或可提供一些经验。
2011年10月21日

奥巴马能否连任要看经济

未来的总统选举中,国家安全问题不再是奥巴马的软肋。但美国中产阶级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拖奥巴马后腿。他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经济方案。
2011年10月28日

应对都市扩张海啸

约翰•艾尔金顿:到2030年,空前扩张的城市将侵吞相当于蒙古国国土面积的地区。现在的挑战是,怎样将这些城市从危机中心转变为绿色革命的发源地。
2011年10月28日

中国与困境中的欧洲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王雅平:中欧对彼此态度上的转变的根源在于,中国的竞争力日益增长,相形之下,欧洲的自信心因内部问题缠身而大减。
2011年10月28日

吴敬琏的盛世警言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刘胜军:最近吴敬琏警告称,一旦进入政府主导路径,既得利益者必然推动向权贵资本主义蜕变。改革不仅必要,眼下也是改革“窗口期”。
2011年10月27日

社保“现收现付”的再辨析

财经评论人周克成:《中国经济周刊》邀请了几位专家,点评我关于中国社保制度的文章。我想继续探讨:现行社保制度是否现收现付?是否有“劫贫济富”效果?
2011年10月27日

高房价压低生育率

北京大学副教授徐建国:华人社区生育率之低令人费解,中国生育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常规理论对此难以解释,而房价与生育率之间关系则易为人忽视。
2011年10月27日

致欧央行新行长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只有欧洲央行才有力量化解这场欧元区危机。新行长必须在两条道路之间进行选择:是取悦货币政策的强硬派,还是拯救欧元区?
2011年10月27日

“各个击破”欧元区危机

FT专栏作家约翰•凯:货币联盟要想取得成功,共同财政政策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欧元区困境的根源不在欧盟层面,而在于成员国。
2011年10月27日

体育“独裁”的末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颜强:体育世界里,大独裁者是一个中性词。而日益商业化和科学分工的职业体育环境里,弗格森般的大独裁者们正如恐龙般稀缺。
2011年10月26日

鄂尔多斯新城之困

信孚研究院研究员童大焕:不能真正吸引外来人口的鄂尔多斯,拥有再多的资源,建再多再华美的房子,重金打造的新城康巴什终究还是“鬼城”。
2011年10月26日

迷失方向的央行

FT专栏作家邰蒂:八年前,国际清算银行经济学家克博里奥警告:世界金融体系在走向失控。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如今,克博里奥指出,各国央行在挑战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1年10月26日

试点发债推动城投债银行股走强

财经评论员陈绍霞:地方试点发债未来很可能大范围推广实施,将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同时对此前深受地方债问题困扰的银行股以及城投债构成实质性利好。
2011年10月25日

欧元不能照搬美国模式

前美国财政部长顾问拉特纳:欧洲在单一货币的道路上已经走到了眼前这一步,如今除了推进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全面融合,已别无选择。
2011年10月25日

不要苛求伯南克

FT专栏作家卢斯:伯南克面临的危险可能比美联储历届主席都大。伯南克是犯了一些错,尤其是直到2007年仍未意识到次贷危机的严重性。
2011年10月25日

温州金融改革缺什么?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温州轰轰烈烈的表面改革,未必能对推进金融体制市场化产生太大的作用。在关键的市场化领域,很难有根本性突破。
2011年10月25日

地方负债透明度有赖于财政民主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冯兴元:中国允许四地政府自行发债,是可喜的一步。但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监控,难以实现地方政府负债的透明度。
2011年10月24日

美国还能领潮世界?

Tapestry Networks合伙人安东尼•古德曼:美国地位受到的挑战来自内部还是外部?FT高层观点峰会提出了这个问题。多数与会者认为,美国的企业家精神让人们有理由对其前景保持乐观。
2011年10月24日

中国地方债走向阳光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四地获准自行发债,有利于拉长地方债务的偿还期限,逐步建立地方政府信用体系。
2011年10月24日

温州重演2008金融危机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朱宁:08年秋天的一切,在温州又在以惊人相似的方式重新上演,主角由华尔街高管变成了温州民营企业老板。
2011年10月21日

书评:人民币尚未统治世界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萨勃拉曼尼亚在其新书中称人民币很快将取代美元成为储备货币。这是不现实的。中国的实力并不如书中所言那么强大。
2011年10月21日

2011诺奖属于宏观经济学

中央财经大学黄志刚: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萨金特和西姆斯所提理论和技术看似理论性很强,但为观察经济规律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效工具。
2011年10月20日

别给学术研究估价

FT专栏作家哈福德:学术研究的好处可能意外出现,有时是马上出现,有时则要等到几个世纪之后。我们不应过于重视某个官员对“学术影响”的分析。
2011年10月20日

刺激与紧缩之争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格伦•哈伯德:华盛顿的经济政策辩论已经演变成两种对立疗法——刺激与紧缩——的角力。正确做法是把两者结合起来。
2011年10月20日

“日本教训”对眼下中国的启示

日本亚太政经调研中心理事长蔡成平:中国或许已经到了资产泡沫即将破裂、重蹈日本覆辙的拐点,而“日本教训”的实质是:阻止泡沫产生比警惕经济崩溃更重要。
2011年10月19日

求解鄂尔多斯危局

中国城市战略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易鹏: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危机态势不如温州,可以将鄂尔多斯打造成金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来化解。
2011年10月19日

欧元区需要保人

安联保险集团财务董事阿赫莱特纳:允许EFSF为新主权债务发行提供部分担保,而不是直接向成员国发放贷款,将能帮助筹集更多的资金
2011年10月19日

中国有两大燃眉之急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面临两大燃眉之急:金融链条断裂与房地产下行。从房地产到实业,几乎所有行业都在经历资金链紧绷的痛苦。
2011年10月19日
|‹上一页‹‹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