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9•11并未改变世界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尽管9•11对美国造成了很大伤害,但本•拉登事实上并没有让世界改变多少。过去的10年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插曲,之后,我们将迎来一个混乱而崭新的多极世界。
2011年9月9日

为默克尔一辩

FT专栏作家拉赫曼:许多人指责德国总理默克尔行动过于迟缓,缺乏热情,不够慷慨。但为了德国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默克尔有充分理由拒绝那些大胆提议。
2011年9月8日

摆在中国面前的挑战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中国很清楚自己目前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的,为此,中国必须推动国内需求、减少储蓄和增加消费,以期实现经济再平衡。
2011年10月10日

美欧经济“第二次大收缩”

FT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美欧正处于“第二次大收缩”。经济收缩的深度和复苏的乏力,既是经济持续疲弱的结果,也是其原因。解决之道必须突破传统思维。
2011年9月30日

伯南克已错失良机

FT专栏作家克鲁克:伯南克大概一直在读英国《金融时报》,他听从了本报一些撰稿人的建议,没有提出新一轮定量宽松计划,这真是令人遗憾。
2011年8月31日

不要指望中国拯救世界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很多人将挽救全球经济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等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身上,但中国自身面临着重大挑战,其经济必须从出口导向转为内需导向,中国还要控制这种转型可能带来的失业和社会动荡。
2011年8月29日

征地制度是地方债膨胀的根源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生王子:在中国征地制度下,地方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供给,从而在快速城市化中拥有创造信用的强大能力,从根本上造成地方债的迅速膨胀。
2011年9月8日

英国必须鼓励创业

FT专栏作家卢克•约翰逊:初创企业是大多数创新、就业和增长的源泉。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具体立法,鼓励、并方便那些有理想的人去创业。
2011年9月8日

欧元区亟需外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埃森格林等:如果世界其他地区现在不对欧洲危机进行更有力的干预,这场危机有可能演变成全球性危机。
2011年9月8日

紧缩是欧元区唯一良药

德国财长朔伊布勒:政府过度支出导致了目前正威胁我们经济福祉的不可持续的债务及赤字水平。目前累积更多的债务,长期而言只会阻碍、而非刺激经济增长。
2011年9月8日

奥巴马,勇敢起来!

FT专栏作家克鲁克:奥巴马必须在周四的讲话中拿出勇气,提出新的、强有力的刺激方案,并要求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实施有力的财政紧缩政策。
2011年9月8日

通胀若见顶,股市怎么走?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通胀与股市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情、敌”关系,即开始时是“情人”,相互扶持,后期则变成“敌人”,互相伤害。
2011年9月7日

欧元危机还会更糟

FT专栏作家明肖:欧元区各国政府仍未认识到,经济低迷带来了生死存亡的威胁。如果欧洲央行不扭转经济颓势,欧元区危机将变得更加严重。
2011年9月7日

豪“赌”世界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颜强:1500万只是奖金而已,中国足协的世界杯成本,恐怕会接近两亿人民币。1500万重奖的出现,与其说提高国脚积极性,不如说明世界杯对于中国足协的重要性。
2011年9月7日

谁说美国国债无风险?

FT专栏作家邰蒂:美国国债收益率不再是“无风险”基准,我们可能正步入一个根本不存在真正“无风险”收益率的世界。
2011年9月7日

温家宝发出的货币政策信号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温家宝《求是》文章,伴随着8月数据带来的通胀预期降温,或许意味着年内货币政策将是“三不”:不加息、不提准、不放松。
2011年9月6日

赞成增税不等于受虐狂

阳狮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千里:我实在无法忍受欧洲正在衰落的说法。从我自己做起,我赞成对富人增税。
2011年9月6日

如何解决欧元危机

Altana Wealth首席投资官鲁滨逊:解决欧元危机的最佳方案是创建两级欧元区主权债务:优先级债务以各国GDP的30%至60%为上限,超过部分为次级债券。
2011年9月6日

不要指望新兴市场拯救世界

FT专栏作家普伦德:如果发达国家受到双底衰退的打击,新兴市场能够保证全球经济安全吗?自此次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实力显然已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2011年9月6日

领导人不能再做壁上观

英国工党领袖米利班德:全球面临着增长、债务和银行风险这三重挑战,这些挑战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才可能得到解决。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提前召开G20峰会。
2011年9月6日

质疑中国央行透明度

财经媒体人由曦:中国央行此次扩大存准金缴纳基数,据市场估算,效果或相当于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央行仅以通知下发商业银行,透明度值得商榷。
2011年9月5日

中国的新“武器”

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切拉尼:由于控制着亚洲的“水龙头”,中国对其邻国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中国谋求把水资源作为一种政治武器的做法,令其邻国深感忧虑。
2011年9月2日

统计数据的误区

FT专栏作家约翰•凯:统计数据的可靠程度,有赖于它们的出处以及使用者的能力。如果我在数据中发现了令人吃惊的东西,那最有可能的解释是:我弄错了。
2011年9月1日

政府信用不再必然强于公司

FT美国执行主编吉莲•邰蒂:西方金融界传统上认为,政府才是市场中最安全的实体,但如今许多美国大公司的信用风险低于美国政府。这反映了某种有趣的长期结构性转变。
2011年9月1日

德国退出欧元区如何?

德国工业联合会前主席亨克尔:我认为,奥地利、芬兰、德国和荷兰应该脱离欧元区,并创建一种新的货币,欧元区剩下的国家继续使用欧元。
2011年9月1日

危机让马克思主义复兴?

FT专栏作家布里坦:今天我们所了解的马克思主义很大程度上与马克思本人无关。而马克思主义最有趣的发展,出自于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人希法亭之手。
2011年8月31日

尽早推出欧元区债券

FT专栏作家沃尔夫冈•明肖:金融危机管理的普遍经验是,越拖着不去解决危机,最终付出的代价就越大。现在欧元区就到了这样一个时刻。
2011年8月31日

重新审视中国的外储多元化策略

中国安邦咨询研究总部:在西方债务危机不断深化、经济持续低迷的当下,美国资产仍然是世界上最“硬”的资产。中国有必要重新审视外储资产多元化的策略。
2011年8月31日

中国应以改革应对QE3

瑞穗证券沈建光:美国很可能在9月推出QE3,这将使美元继续贬值,加大中国的通胀和储备资产保值压力。以此倒逼中国财政、金融改革,也许是最积极的应对方式。
2011年8月30日

还是西方模式好

FT撰稿人马丁•桑德布:最有说服力的统计数字不是经济规模,而是人民的富足程度。美国人均年产出是47140美元,中国人均为4260美元,巴西为9390美元。
2011年8月29日

美国两党都不懂经济

新美国基金会迈克尔•林德:美国中左派和中右派构想出过两种最具说服力的经济愿景,分别是“知识经济”和“所有者社会”,如今这两种愿景都已不攻自破。
2011年8月26日
|‹上一页‹‹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下一页›|